技術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獨立開展下肢深靜脈血栓機械吸栓手術。該技術的成功應用,為眾多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帶來了福音,標志著我院在血管外科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患者,女,69歲,因“左下肢腫脹疼痛5小時”急診入院。超聲提示左下肢深淺靜脈血栓形成,查體可見左下肢呈全肢型水腫,皮膚顏色青紫,皮膚張力明顯增高,屬于典型“ 股青腫”表現。
對于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導致的股青腫或股白腫,如不立即予以吸栓溶栓等減容治療,除因血栓脫落導致的肺栓塞可能導致猝死外,還可能因下肢腫脹持續加重而誘發動脈供血障礙,導致遠端肢體壞死,嚴重者需要截肢。傳統的治療方法,如抗凝治療、溶栓治療等,雖有一定療效,但往往存在治療周期長、效果不穩定等局限。而機械吸栓技術的出現,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該技術通過先進的導管設備,將血栓直接吸出體外,從而迅速恢復血管暢通。相較于傳統方法,機械吸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效果立竿見影等優勢。然而,這一技術的成功實施,對醫生的操作技巧、醫院的設備條件以及團隊的協作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科室主任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進行了長時間的籌備工作。從設備的引進與調試,到手術方案的制定與優化,再到醫護人員的培訓與演練,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特別是在手術方案的制定上,團隊充分考慮了患者的個體差異和手術風險,制定了詳盡的應急預案。同時,通過多次模擬演練,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為手術的成功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患者入院第二天,血管外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下肢靜脈造影+下腔靜脈濾器置入+下肢深靜脈機械吸栓術。手術過程中,團隊成員緊密配合,操作精準,成功將患者體內的血栓全部吸出。術后,患者下肢腫脹、疼痛等癥狀迅速緩解,恢復情況良好,令患者及其家屬倍感欣慰。
下肢深靜脈血栓機械吸栓技術的成功開展是我院血管外科的一大突破,血管外科將繼續秉持“創新、協作、奉獻”的精神,不斷探索和引進新技術、新方法,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李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