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經歷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金秋時節款款而來。 在秋季婀娜的腳步中,一些潛伏在其美麗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不少抵抗力弱的人開始受到疾病的“偷襲”。 建議大家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還應強化保健意識,特別是注意預防一些夏秋交替時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秋季病之一腹瀉、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 同時,經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體消化功能下降, 腸道抗病能力減弱,稍有不慎,就會腹瀉纏身。
此外, 秋季也是胃病的多發季節, 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
專家提醒: 秋季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千萬不能麻痹大意。 要注意防止腹部受涼。 平時保持規律的進食時間,以維護胃酸分泌的節律。 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病人,如果有不適癥狀,可適當用一些抑制胃酸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加以控制,以免使病情加重。
秋季病之二中風、心梗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 由于不少患者在夏季用藥量減少,在秋季來臨時,氣溫降低,病人身體受冷空氣刺激, 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導致血壓增高。 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 從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專家提醒:在秋天,心血管病人應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特別是一部分因夏季炎熱而減少或停止用藥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還要積極預防感冒等可誘發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平時積極鍛煉,保持樂觀情緒。 在鍛煉時,不要選擇爬山、跑步、打球等劇烈的運動項目。
秋季病之三感冒
秋天氣候變化復雜,早、中、晚室內外溫度和濕度相差較大, 在這樣的環境下, 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 致使黏膜上皮纖毛運動紊亂,功能失調,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減退,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
專家提醒: 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 體質較好的人應以輕裝薄衣為主,切不可突增厚衣,體質較差的人則應逐步增衣, 切不可時增時減。 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 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 也有助于感冒的預防。
秋季病之四過敏性鼻炎
秋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 花粉和冷空氣都是誘發的主要因素。
專家提醒: 過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要遵循“避、忌、替、移”四字原則,即避開過敏原,忌用過敏性食品和藥物, 用其它食物來代替易過敏食物, 轉移造成過敏的環境。 此外, 可以提前到醫院采取預防性治療措施。
秋季病之五抑郁癥
在人的大腦底部, 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 能分泌一種 “褪黑激素”, 這種激素能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樂。 充足的陽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但入秋之后,光照時間減少,特別是陰雨連綿時,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就會受到抑制, 人的情緒也就低沉消極,精神萎靡不振。
專家提醒:在晴朗的日子里,應多做戶外活動。 要適當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 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腦產生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 以消除抑郁情緒。 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跳舞、唱歌、聽音樂等,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 還可在室內放些綠色植物,如吊蘭、文竹等,能釋放氧氣、調節室內空氣,幫助人振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