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近期,滕州持續高溫,中暑及高溫相關疾病患者數量激增,群眾生命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7月6日,我院急診科單日接診中暑患者21名,其中6人病情危重,救護車單日出車達64次,創下夏季出車記錄并持續多日。這僅僅是今夏高溫“烤”驗的一個縮影,自7月以來,急診科已緊急救治數百名中暑患者。
面對不斷攀升的高溫和患者人數,急診團隊以科學的預案、高效的協作和堅定的擔當,在酷暑中筑起一道守護生命的堅實防線。
未雨綢繆,織密應急防護網。科室根據醫務科制定的分流方案,提前制定詳細的救治中暑患者應急預案,明確中暑患者激增時的分流路徑與住院協調方案,確保救治鏈條無縫銜接;科室全員接受中暑相關疾病應急救治知識培訓并嚴格考核;提前儲備100個專用降溫冰袋及足量搶救藥品,急救設備每日巡檢,確保性能完好;院前救護車輛24小時待命,為搶救生命爭分奪秒;通過信息化系統動態監測患者就診高峰時段,實施“彈性排班+骨干增援”策略,在重點時段,科室增加高年資醫護人員值班,確保持續、高效的救治能力,護理部同時調配高年資護理人員前來支援。
分秒必爭,高效救治顯擔當。在院前急救和院內搶救中,時間就是生命,團隊協作如同精密儀器般高效運轉。立即將患者脫離高溫環境,對重癥患者立即啟動核心救治措施,包括快速物理降溫(如冰袋放置大血管處)、快速補液等,有效遏制病情進一步惡化;與住院病區提前聯動,開辟中暑患者收治綠色通道,確保重癥患者第一時間轉入專科病房接受后續高級生命支持治療,避免延誤;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及信息報送制度,救治動態實時更新匯總,為醫院層面統籌資源、科學決策提供精準、及時的依據。
關口前移,宣教筑牢防護墻。通過媒體平臺,持續發布權威、易懂的中暑預防與急救指南,重點解析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不同階段中暑的識別要點與初步應對措施;深入社區開展防暑健康講座,面對面傳授中暑防治知識,著力提升群眾主動補水、避開高溫時段出行、時刻關注自身體感變化等防護意識。
在這場與高溫爭分奪秒的賽跑中,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以高度的專業素養、高效的應急能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為群眾撐起一片生命的健康綠蔭,筑牢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
防暑要點速遞
避開高溫:盡量減少11:00-16:00外出,外出時做好物理防曬(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
主動飲水:每日飲水1500~2000ml,出汗多時及時補充含鹽分的運動飲料或淡鹽水。
通風降溫: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合理使用空調、風扇,空調溫度建議設定26℃左右,避免直吹。
警惕癥狀:出現持續頭痛、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熱痙攣)、極度疲乏(熱衰竭)、無汗、皮膚灼熱、意識模糊或抽搐(熱射病)等,須即刻撥打急救電話或迅速就醫。
(急診科)